本报通讯员 白睿玲 谢娜
在西南石油大学校园内,一个戴着厚厚眼镜、身形清瘦的学者,正在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实验室里,向学生讲解水合物生成原理。他就是西南石油大学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院院长魏纳。
魏纳(右)凌晨在实验室建设一线和焊接师傅商量方案。西南石油大学供图
不久前,一条“西南石油大学牵头开展全球首次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分类定量评价及等级划分标准研究”的新闻,又将他推入了人们的视野。
“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
2012年1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守为提出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革命性技术设想。当时,该领域研究尚未成为热点,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更无法验证固态流化开采技术原理是否科学、工艺流程能否可行、试采工程如何实施。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进行验证。由于没有现场作业经验可借鉴,实验系统设计与建设难度巨大,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大家都不敢轻易“接招”。
油气研究方向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的魏纳意识到,看似只是建立一座实验系统,背后其实是一场世界范围的能源竞争,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他主动“揭榜”,“认领”了这项任务。
33岁已是副教授的魏纳,之前从未接触过水合物领域。“明明在自己的领域已经有这么多成果了,开始新的研究意味着放下一切,从头再来。”“这条路从未有人走过,可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周围人都劝他别轻易尝试。
魏纳摇摇头,谢绝了大家的好意。他不会就学、不懂就钻、不行就练,光笔记就密密麻麻记满了10多个本子。
第二年春寒料峭时,魏纳带着修改了不下百次的方案专程拜访了周守为,向他描述了自己心中的中国制造水合物模拟实验系统1.0。
周守为拍了拍他的肩膀,肯定了他的想法。交谈最后,当魏纳从周守为手中接过一张得到首肯的铅笔手绘的实验工艺流程草图时,他的内心热血沸腾,一张仅重4.3克的A4纸承托的是水合物这一新学科在高校落地生长的嫩芽。
他小心翼翼地收好这张工艺图,揣在靠近胸口的上衣口袋里,对周守为承诺:“虽然从零开始很难,但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既然做了,就会做到底。”
不会焊接的教授不是严谨的设计师
“刚开始真是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每一步都走得跌跌撞撞。”说起新建模拟系统的场景,魏纳记忆犹新。
那段时间,总能看到一个穿着工装、手上套着被油渍浸染得黑漆漆的手套的中年人,和工人一起在反应炉里反复沟通建设事宜。
“不会焊接的教授不是严谨较真的设计师。”这是建设期间团队成员们对他的评价。为了确保系统建设整个流程无遗漏,魏纳硬是跟着实验室施工的工人、设计师、专家学会了电焊、抛光、拼接工艺。
为赶工期,妻子早上临产,他凌晨还守在实验室和焊接师傅挨个儿琢磨管道路线方案。
一次,实验室甲烷泄漏,魏纳发高烧正在输液,得知消息立刻拔掉针管,第一个冲到了实验室处理险情。看似意外的小概率事件,却让魏纳察觉到,水合物和一般的油气开采不一样,不能用老经验去对待新事物。
历时5年,他与团队实现了全过程实验系统设备的自动化安全控制,之后建成了全球首个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大型物理模拟实验室,以及我国唯一的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认同是这样赢来的
2016年,一条新闻让魏纳决定加快实验室模拟数据采集速度: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把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工作列为科技创新重大战略。
魏纳意识到,要在最短时间内争取模拟得出更多的实验数据,才能为国家试采成功奠定技术保障。他分析了目标靶区的地质环境、成藏机理、物性特征等30余个影响因子,利用物理模拟系统梳理了2000余组实验资料,原本预计8个月完成的实验任务,在6个月内顺利完成,取得了第一手的实验数据。
2017年5月12日,魏纳作为中海油以外的唯一一个外部单位代表,参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第一次固态流化试采工作。作为试采工程的技术顾问,他负责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取样与试采设计、分析等。在接近40℃的海上高温中,他连续十几个小时暴露在高盐、高湿的海况环境中,海水和汗水浸透了他的工作服,在阳光的直晒下,凝结起一层细细密密的盐晶。
5月25日,我国首轮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试采获得成功,采收率高达80.1%,验证了固态流化法科学原理正确、技术方法可行、工程实施有效。当仰望西南石油大学校旗高高飘扬在中国南海的天空时,那一刻,魏纳眼镜上起了一层雾气,他的眼眶湿润了。
2019年,在世界水合物大会开幕式上,世界水合物开发与研究大会主席Richard Coffin向魏纳发来邀请,“魏教授,我们真诚邀请您的团队共同制定天然气水合物国际标准”。魏纳毫不犹豫地答复道:“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水平已跻身国际领先地位。我们愿意同全球研究者一道,致力于研发可燃冰绿色开采技术。”
《中国科学报》报道截图
报道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9/46461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