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文以载道】高校社区美育的基本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
2024-02-21 20:55 |
摘要:随着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推进,高校美育迎来新的历史使命与发展机遇。高校社区美育是依托高校与社区进行审美活动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美育方式,是学校美育中重要的拓展组织形式,同时也是社区治理协同的重要支撑手段。基于新时代高校美育的社会语境动态变迁,分析高校-社区合作的学科融通、情感平衡、智慧赋能、艺术浸润四重价值指向,从资源聚集、顶层布局、主体博弈等方面阐释美育发展路径,为高校美育教育工作学理衍生和理念更替提供方向基点与智力支撑。 关键词:美育;高校美育;社区美育;实践路径
“美”作为生活的浸润无处不在,美育作为新兴语汇也随时代更替展开诸多议题。蔡元培在1912年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首次明确美育在大众教育中的地位,中共中央多份文件指出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大学是育人的重要阶段,高校美育落实效果也反映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程度。美育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的目标。作为价值塑造的关键载体,美育意识形态属性随施教环境与路线发生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与个人多元化立体美育结构变革。社区美育是高校美育的下一承续,也是社会美育的最后一公里。社区作为城市基本单元,高校如何以技术支撑的角色为其文化风格、美学特征智慧再造提供帮助,除了传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亟待向培养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复合人才转型外,还需依托社区构建融合型美育实施方案,促进大美育视域下高校社区美育合作的耦合发展。 一、守正创新:高校社区美育的基本内涵 当人类对“美”有了自觉意识,“美”便以“反哺”的形式回馈人类,这便是美的教育价值体现。美感教育是针对官能美感的教育,其任务是教会人们如何运用审美规律达成自身与社会和谐。存在主义认为美感教育是经由参与艺术活动,获得观看、聆听、律动与感受,并培养反省与情感表达的过程。席勒在18世纪做出如下解释:“人唯有通过美感教育才能使得人类的感性、理性与精神动力获得整体和谐的开展,以造就完美的人格,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蔡元培将世界分为现象和实体,把美感教育作为联系二者的桥梁,指导人从实体过渡到现象。至21世纪,美育在教育体系研究中异军突起,自《申博sunbet现金网_菲律宾sunbet下载-【官方网站】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不论是通过对系列教学方针政策的制定实施,或是通过对美育概念与命题的学理探讨,还是对美育实践落实机制的研究,高校美育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学界对高校美育的内涵厘定依据美育本质可概述为“美育从属论”和“美育独立论”,美育从属论将美育定义为德育艺术化的智性实践,并认为美育从属于德、智、体三育;美育独立论则强调了美育地位,否定了高校美育在教育体制中的“游离”现象。 尽管各学者对美育内涵的具体研究存在分歧,但也在高校美育特质的探索中逐步达成一些共识,这也为从构建高校大美育格局视角重新理解高校美育提供了研究入口。从原理到思想再到路径,协同育人已成为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基本特征。高校美育的基本属性由高等教育本质和美的本质共同决定,有学者就美育核心问题“何谓美育”和“美育何为”做出讨论,有观点认为高校美育实施要看到多渠道拓展美育教育实践的可能,打造开放合作的大美育环境;也有学者认为高校美育不光要有知识学体系的认知教育,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美的体验途径与情境。美育社会化也逐渐成为新的发展态势。美育在高校的存在形态包含美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美育课程与美育实践的逻辑互补。辩证关系的存在体现在美育本身的非功利性上,美育对人具有塑造功能的同时附带终身价值,因此不应忽视美育育人的持续性价值。若美育仅作为高校教育在人生中短暂存在,其终身价值的教育功能则会被大大压缩。课程与实践的逻辑互补呈现在高校美育的主要任务应是课程化知识传输的显性教育与直接性美感体验的隐形教育相互补偿的教育过程,而不是抽象的观念建构。综合来看,不论是“理论派”对美学素养提升的重视,还是“实践派”对艺术活动实践的青睐,都体现出“协同育人”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在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双速发展下,不论是国家层面政府愈发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还是社会层面愈发关注素质培养,都为高校美育认知及社会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使得高校美育主体不再局限于高校,文化、政治、经济等系统都要义不容辞地担任美育角色,社区便成为社会与高校衔接合作的最佳容器。 高校社区美育是依托高校与社区进行审美活动与精神文化建设的美育方式,它既是学校美育的有效拓展与补充,也是社区治理协同的重要推进元素与支撑手段。高校社区美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广泛性、持续性和融合性。广泛性体现在美育内容上,社区中的文化性、地域性、参与性都可以充分发挥育人特征与社会效应;持续性体现在美育时间上,从学生美育到全民美育,该模式有助于实现个人审美与社会向善向美,发挥美育对人的终身浸润;融合性体现在美育方式上,该模式可以形成文化氛围、社区凝聚力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与此同时,在社会情境中形成相互激励促进的社会关系网络,发挥美育的社会教育功能。 高校社区美育同时产生美育领域的知识协同与场景赋能。知识协同的核心过程为知识获取处理,知识传播共享和知识使用创新,与高校生产艺术、传播艺术并在社区创新艺术的过程高度相似,都是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进行学习、利用和创造,使其综合价值高于各个独立部分的合计价值,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益。高校社区合作过程中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参与,吸引诸如政府、商业组织、公益组织、志愿者、居民等多方加入,将高校学科教育资源链接至社会,在稳定场景中融合美学本体语言,有效实现审美素养与创造力提升。由此,保证校内美育课程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融入社区美育角色,在大美育视域下实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开放育人环境,或许成为新形势下高校美育的重要手段。 二、兼容并包: 高校社区美育合作价值意蕴 蔡元培最先提出了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这三种区分,并将美育上升到了终身教育的地位。完整的美育应是以情感教育为主线,以审美体验为依托,以人格健全为目的,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环境共同影响下的动态教育。社区美育作为社会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审美教育经典模式,也是学校和家庭美育审美活动的延伸。二者合作是教育社会化的重要体现,个体身心特质、禀赋塑造离不开社会环境中的美育浸润,这一过程中逐渐构成一种相对模糊的类别划分,形成介于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合作。高校不再是静态形式的润色者,而成为创建多层次多渠道社区美育界面的持续性智囊,社区则成为成果转化和展示的承接平台。高校社区合作模式是美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先习得客观世界规律,再根据现实领悟人生哲理,经由社区体现,最终滋养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学科融通:优化高校教学生态 高校社区美育为学科融通提供动力,主要体现为两个融合。其一是高校内部学科融合。蔡元培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美育教育与专业教育具有多种内在关联,强调审美教育自身就包含各种学科的知识元素,既是美育知识生成、教学的内在需求,亦是其知识学的 根本依据。高校以美育为价值引领,美育理念嵌入专业教学过程,有助于建立专业课程内容与美育教育内容理论层面联系,以校内外融合式美育教育习得科学文化知识及客观世界规律,助于优化个体对美感认知把握。美育教育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推动了专业教育全程、全员、全方位融合趋势,形成不同学科互相渗透格局,催生诸如“艺术+科技+实践”“专业教育+美育+实践”等分层进阶嵌入式模块化课程体系,诞生以解决现实生活矛盾为导向的新型学科管理模式,最终成为推动学科融合、催生学科交叉的主要增长点。 其二是多个高校间学科融合。美育是具有跨学科特性的教育领域,学生从具体审美形态中感性捕捉美学规律,运用相关科学知识对其进行理性抽象复述,最后潜移默化推衍到人生中。梁启超在《美术与生活》一文里提出“人生生活于趣味”,高校社区美育合作的本质是让有趣的生活情境融入美育教学。伴随着真实生活的不断发展,社区呈现一种永远趋向未来的生长状态。与此同时洞察美感、创造美感的能力与素养亦在进阶,审美创美的进步带来高校社区美育合作的不断深化,面临更复杂棘手的实现难度时,能促使高校与高校间形成强强联手互相支持的合作态势,或诞生行业特色型高校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其余高校进步的互助局面。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要服务使命的美育合作能迅速响应协同创新的发展需求,为提升高校与高校间的学科融合与科技创新能力带来质性提升,成为派生重要创新成果的孵化基地。 (二)情感平衡:营造协同育人氛围 高校社区美育为所有人提供美育机会。美育是为解放人的知觉想象等感性体验而存在的,它能无差别地为不同艺术素养的个体提供育人成效。杜卫说:“人们对于美育的价值,总希望在‘动之以情’之后,还有一个所谓的‘晓之以理’。殊不知,美育追求的就是‘动之以情’本身。”若仅将以美学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作为美育实施主要载体,其本质依然是侧重“功利实用”,偏逻辑性、秩序性的描述表达,便会造成美感教育体验性、创造性目的与手段的背反。 以社区为代表的校外美育更多围绕当下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展开,同科技环境、人文风貌、自然特点等互为变量关系,具有更强的公共属性和文化生态。由高校牵头在社区进行美育活动,将漂浮的美学介入到生活现实的蓬勃中,能有效减少高校“坐而论道”现象,并衍生诸多具有美育性质的合作活动。区别于单一的授课型美育教学,二者合作的教学模式与美学知识传授、经典作品欣赏、艺术作品表演、各种活动参与等既有联系但又不同,既关联生活,又超越生活,具有沉浸式体验式饱满的感性特征和自由的开放性质,既为艺术素养一般的学生带来接触机会,弱化因不擅长艺术技能而不敢参加活动的消极心态,又为审美经验丰富的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加强学生自我认同与社区“精神共富”,达到“动之以情”目的。 (三)智慧赋能:技术驱动社区升级 近年来随着“十四五”规划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强调,数字化趋势使社区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社区美育为社区带来新的技术触点。新技术使得生活从工业逻辑回归到人本逻辑,人们不再迷恋单一的技术生产,转而追求技术协同经济文化的生态发展模式,这一过程使得社区美育进入更高层次,并催生了高校社区美育与技术合作的服务链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社区美育中的技术生态体系。伴随工业4.0数字化智能化推进,中国开始迈出“创新赋能智造强国”的步伐,多份政府文件将“智慧共治”作为社区治理的工作重点。新技术的冲击对社区产生重大影响,在技术生态开放方面聚拢高校技术力量,从人工智能到增强现实,智慧平台、智能设施与社区功能叠加共融,为社区带来全新场景触发,也为社区美育赋能表现形式带来全新更替。因此,不论是公共艺术互动装置、智能识别设置或者虚拟社区构建,从社会经济背景、供给需求还是学科发展角度,社区美育实践作为连通艺术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场域,均需要深入探讨技术作为媒介下的艺术进社区、在社区、为社区。 (2)发挥社区美育中的技术服务功能。社区美育通过创新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手段驱动升级,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对社区物理空间进行环境改造和升级,关注自身物质基础,通过创造性挖掘和改造展现新的现实景观和风貌,如在社区放置具有交互功能的公共艺术装置;二是补充社区背后的人文关怀,运用数字技术丰富社区气质文脉,如通过AR技术复现社区历史,激发居民共同荣誉感与城市人文精神回归,实现对社区形态和内在活力的二次重塑。 (3)整合社区美育技术合作“服务链”。数字时代下中国城市发展由生产导向逐渐回归生活导向,技术赋能成为实现社区数字化的重要抓手,艺术活动介入成为社区内在活力重塑的新鲜血液,二者结合的美育治理形式是构建共创共享的智慧社区的必然选择。通过与社区构建互利互惠的“区校合作模式”,如共建环保节、科技节、邻居节等方式提升学生生态与环境美学思想,强化学生技术思维与美学品味,联合开拓“新工科+新艺术”“科艺融合”等产教融合引领项目,将技术运用纳入真实社区场景服务,利用高校技术优势回馈社会。 (四)艺术浸润:助力城市升级转型 高校社区美育合作为城市升级提供养分。城市与社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经济发展带来科技突飞猛进,生产科技的每次迭代都会催发艺术诞生新的创作手段、表现形式和存在场景,因此,社区的改造升级最终会作用在城市的更新迭代上。蔡元培在《民族学上之进化观》一文提到:“人类爱美的装饰,先表示于自己身上,然后及于所用的器物,再及于建筑,最后则进化为都市设计。”人类对美的追求,自然而然地促使艺术由简单走向复杂、由个体走向公共,以促成城市艺术、城市之美。数字时代下的艺术创造和美育活动具有更全面的社会影响力,从小区建筑到公园车站,再到规划设计,城市治理的美学素养与审美水准也会因科技进步得到新的发展。 社区美育是强调艺术、人与环境三者关系的教育活动。高校社区美育把社区作为承接高校溢出创造力的容器,通过社区实现人才资源、学科专业资源与社会文化资源、政府行政资源的匹配对接,开展艺术教育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美育活动,以更高视野释放美育浸润优势。这种优势先在社区体现,促成生活品质提升,而后输送至城市,成为城市提质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治理创新: 高校社区美育合作网络缔结 高校社区美育合作属于共治型治理活动,具有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等特征,其实现路径也是新时代育人理念与社区公共利益增值网络缔结的过程愿景。两者合作不仅要关注学科建设水平,更要着眼于当地社区发展程度,从设计布局、资源整合和利益还权三方面建设共享型合作网络,探索合作主体的多样性、目标的共识性、过程的互动性、育人的互惠性、合作的持续性等特征。 (一)顶层布局:碎片结构转为协同治理 美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重大工程,既要涵盖美育整体,又要考虑高校美育的各个环节。高校不仅需要站在顶层视角做出统筹规划,还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为美育发展提供相应保障支持。国家根据高校美育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也赋予其重要的历史职责和光荣使命,因此高校不仅承担着为大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责任,还要落实美育教材建设、美育工作管理的主体责任。校内缺乏专门的美育职能机构,使得高校美育课程内容单一度和重复率高。虽区分为美学理论、艺术鉴赏和课外实践三个层级,但课程实践与前两部分严重脱节,致使尽管校内艺术活动层出不穷,表现内容却仍停留在传授艺术知识、学习艺术技能上,因此需要建构多元共生的合作网络与美育场域生态。 要改变高校各部门美育活动独立运行、缺失合作这一碎片现状,首先必须在校内成立具有交叉集成性质的综合美育管理机构,建立垂直管理与横向平台结合的矩阵式组织模式。作为校内美育工作的顶层设计,该机构要明确各下属职能分工,整合教务处、学生会、团委、相关学院等多个校内行政资源,共同出台学校美育相关文件,定期组织汇报,聆听学生、老师以及校外社区参与群众等相关意见,并及时做出反馈,灵活调整工作内容。 其次制定相关规章政策,为美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除了工作内容安排外,美育机构还需为高校规定阶段性考核标准,制定美育评价体系,以真实客观角度评估上阶段美育合作成果,对社区参与的贡献予以奖励,重点关注这段时间内暴露出的不足和短板。该美育评价机制同样对师生适用,尤以高校教师为重,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额外奖励,鼓励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美育实践活动,发挥自身差异化专业优势,包括但不仅限于社区合作的改造项目、艺术共创等。美育职能机构需要与社区充分协同,邀请社区专业从业人员,逐步建立外聘美育教师资源库,校内外优秀师资能为高校美育提供开放流动的生态圈,借助立德育人目的形成美育生态链,与此同时建立供给?评价的反馈机制,充分实现艺术生产的价值共创与行动主体的深度共生。 (二)资源聚集:整合链接孵化课程机制 高校社区美育合作模式下,整合链接作为一种战略柔性的动态过程,高校课程美育资源的整合效用关系着社区实践美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整合是根据期望、需求和能力将社区美育资源并入高校美育场域的供给过程,高效合理的整合途径是提高美育资源配置效益的关键。当前高校对学科的管理主要采取“学校?学院?学科”的纵向垂直管理模式,虽然层级清晰,但资源分散零碎。资源整合的第一步应是将美育融进常规知识教学中,在高校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美育课程。一个人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越强,他对艺术蕴含的审美要素和社会价值的领悟水平也越高,因此要以传授美学在某专业领域的应用知识为突破口,打破不同专业间的学科壁垒和学院藩篱,寻求美育内容与所学专业的水乳交融,培养学生高深知识性和艺术审美性的统一。整合美育特色课程体系的下一举措是要与社区 发生强关联,也就是产生“链接”。在高校培养计划中,美育常被放在通识教育模块中,多以选修课形式出现,鲜少有跻身必修学分框架中的机会。高校统合社区物质资源和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影响力,建立区域美育示范中心为理论教学提供实践机会,具体到通过学分量化等评价机制将社区实践内容转化进课程,并纳入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采取强制学分认定但灵活调整的判定举措,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高校社区联合的美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成为社区艺术活动志愿者、策划者或加入社区改造团队等。跨学科带来的是跳出原有学科限制进行思考的新认知方式,同济大学在杨浦建立“环同济知识经济圈”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将创新设计同土木、建筑、规划、环境等学科联动起来,为学科带来新的知识溢出和创新转化。同时同济大学为迎接城市产业转型提高社区动能优先级,提出“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区”,重点探索促成城市社区从创新消费端转为创新策源地的基本条件,让社区成为高校创意释放的着力点,通过高校美育与社区美育共生共享、互联互通,激发合作“效能感”,激活社区“认同感”。 (三)主体博弈:资源链接建构场域生态 主体多元化是高校社区美育的重要特征,既表现为主体间结构的嵌构调整,也表现为主体间权力的博弈传递。现实美育合作中往往因定义模糊、执行不当而产生矛盾冲突,除了要厘清高校社区间的关系结构,还需指定针对性策略,将治理能力转化为教育效能。当“美育”这个宏观意象存在于有关艺术的具体话语中时,美学、审美、美感等这些与 现实生活存在距离的词语就会转化为诸如如何观察视觉、如何感知图像、如何解读意境等直观问题,而高校和社区的美育责任就是帮助观众(学生、居民、社会人群等)更好地理解这些语汇。教育治理应是一个妥协冲突和多元利益并采取合作行为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持续过程,“共治”是本质特征,“善治”是最终目标。 任意一种合作性质的治理活动都离不开多元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互相协商,要为高校和社区的美育合作营造公平公正的参与环境,首先必须厘清高校和社区间关系的结构嬗变与制度安排,即哪些主体能参与治理,治理中的多个主体分别在哪个管理环节具有决策权力,个体与公共之间如何建立社会化叙事机制,同时增进培育合作中的开放式柔性关系形态。高校是美育合作的发起人,政府下放给高校的权力进一步转移给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与校内美育管理机构一起参与完善相关制度。高校内部集权的同时也需要向社区分权,在功能属性上由指导型转为服务型,让社区充当高校与社会连结的中介调节,为社区美育实践提供动态优化。 其次要根据多元主体的参与方式、利益倾向以及面向群体的综合素质等做出差异化的聚合策略。高校的美育主体是大学生,其美育内容是对大学生在审美、心理、情感、道德等方面认知的持续引导,帮助大学生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4]。社区美育的主体是居民,其美育内容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活动参与调动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幸福感、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二者美育目的都是为精神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支撑,要扩大治理主体参与美育治理的深度和广度,不应仅停留在对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目的技法教授上,充分发挥伙伴关系的建构、协调与维系,同时产生规范、共识、信任等社区社会资本的有效增值。 最后要化治理能力为教育效能,借助“价值共创场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高校是美育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和谋划者,要为社区美育提供教学指导,鼓励学生与居民共同配合高校推进美育建设集聚项目,借助资源链接实现功能耦合,最终协助学生和居民将局部美育延伸到集体社会公共价值的追求。 四、结语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美育,需要在不断强化的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治理中清晰认识到美育教育的全新使命定位并更替实施策略。首先廓清高校社区美育发展内涵,明确社区参与在美育共治中的价值与限度。在优化课程体系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技术与艺术跨界融合的并行举措,开展以美育为核心的跨学科教学,强化教育资源分配,通过校内加校外、理论加实践、科学与艺术的系列深度教学改革,探索实现补偿性与发展性的价值支撑与美育目标,站在多维角度对构建“大美育”工作格局进行协同发力与优化升级。在美育教育改革中找准坐标与方向,提高美育教育创新发展能力,重视社区美育对高校美育的延伸作用,是实现美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参考文献: [1]顾平.审美发现、美感体验与精神升华-美育意涵的正解[J].上海文化,2022(8):111-121. [2]陈玉婷.美感教育在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上之运用:一位音乐老师之个案研究[J].教育研究与发展期刊,2007,3(2):113?136. [3]夏安琪.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对当代美育的启示[J].艺术百家,2019,35(S1):128?131. [4]王萌.高校美育的逻辑起点、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2):68-75,95. [5]杨杰.当前高校美育工作的瓶颈及其问题辨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5(3):127?140. [6]王敏,曾繁仁.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7):7?10. [7]刘渟.再论美育的认知及其矛盾性[J].民族艺术研究,2021,34(6):73?80. [8]卢懿.基于“未来社区”场景的社区美育价值和实现路径初探[J].美育学刊,2020,11(3):37 -43. [9]尹少淳,孟勐.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互仿与渐融[J].美术,2021(2):6?9;14. [10]王一川.文心涵濡:大学美育新方案[J].美育学刊,2022,13(6):1?10. [11]杜卫.美育三义[J].文艺研究,2016(11):9?21. [12]蔡元培.民族学上之进化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3]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35(10):4?11. [14]殷英.新时代高校美育建设的探索[J].人民论坛,2021(24):92?94.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