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讲坛
【安东讲坛第7讲】爱因斯坦的科学人文主义与人文科学主义 |
2012-03-24 22:46 |
“你们知道科学人文主义和人文科学主义的区别吗?”3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李醒民教授在思学楼A114为同学们做了题为“爱因斯坦——伟大的人文科学主义者和科学的人文主义者”的报告。 报告会一开始,李醒民教授就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个不一样的爱因斯坦,他说:“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东西。但是,科学也会受到主观的心理状态制约。爱因斯坦的理论研究避免了科学主观主义的天马行空,又防止了科学客观主义的画地为牢。” 很多同学常常认为科学和艺术总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李醒民解释道,科学和艺术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科学具有臻美取向,科学家应有审美禀赋。科学创造的动机和过程与艺术创造的动机和过程是相同的,人类智慧的这两个领域是由同一源泉哺育的——对于未知事物的憧憬。 那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的人文主义又有什么含义呢?李醒民讲到,人文主义即泛指人的本质、意义、使命、地位、价值等理论以及学说。科学主义则是科学家的或归之于科学家的典型的方法或态度。科学的人文主义则是在保持和发扬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其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人文要素和科学精神。 李醒民教授指出,“爱因斯坦的科学的人文主义”主要强调以下几点:科学是人的科学,具有主观性;科学的发展,以外来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为先决条件;科学的探索动机,也展示了人性的多样化;科学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爱因斯坦是如何看待人文的科学主义呢?李醒民教授介绍,“科学探索的动机和动力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科学需要宽容和法律的保障,我们应该以最适当的方式勾勒出一幅和谐的世界图像用来代替经验世界并征服它。同时,我们要肯定主体的能动作用,提出科学理论的逻辑基础即基础概念和原理。” 本次安东论坛由学生工作部、科研处主办,化学化工学院承办。 李醒民教授,1945年10月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196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并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被破格评聘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退休教授。著有《激动人心的年代》、《两极张力论?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科学的革命》、《理性的沉思》等作品。(校报记者团 文/李泓玥 吴宏晨 图/周英芝) 报告会现场 李醒民教授为同学们作报告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