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深化改革要把握好五个认识
霍建国:深化改革要把握好五个认识
首先,坚持切合中国实际的理论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建立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中国和西方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的有益成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形成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明确的发展目标、科学的规划布局,是我国抓住发展机遇期实现更有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础。设定战略目标时,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底线,将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优势列为主要目标。制定政策时,要优先考虑政策的统一性和公平性,更加注重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所以,一方面政府要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同时必须加强对战略目标和规划布局的主导和影响;一方面要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能定位,同时要在具体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定方面体现对公众利益的保护和公平法治营商环境的维护。【详细】
马志刚:改革还需在“分蛋糕”上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使得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未来,我们前进途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无疑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总钥匙”。不过,也应该看到,任何发展阶段不仅存在“做大蛋糕”问题,也存在“分好蛋糕”问题,很多问题是无法等“蛋糕”做大了再解决的。国家统计局前几日公布了我国最新的基尼系数,2013年为0.473。一些专家认为这个数字被低估了。但即使这个数字也不是很低。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就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表明这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改进余地的。【详细】
完颜平:去疴治乱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去疴”“治乱”,仍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这些年,反腐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特别是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漏洞导致腐败机会大量存在,市场活动中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现象急剧涌现。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基层腐败也有水涨船高之势,小官大贪案件屡见不鲜。“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正是基于这样“把病号脉”的形势判断,而施以“猛药”、“重典”则是“就病开药”采取的科学决策。如果“已病”不治,就像置急诊室里的病人不管而去治“未病”,就会错过治病救人的机会,群众就会骂娘,甚至戳我们的脊梁骨。【详细】
盘点28省份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雾霾、城镇化等成热词
记者统计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现,平均每份政府工作报告要提及“改革”约50次。其中,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共提出了75次“改革”,“改革”出现50次以上的省份有9个,将近一半,堪称最高频关键词。“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自身改革,如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等,二是经济方面的改革,涵盖了以市场化导向改革国企、提高民营经济地位,为民营经济发展扫除壁垒等诸多方面。【详细】
方烨:中国经济正在适应“7时代”
经年的高速扩张之后,增长骤然放缓,必然会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对此,上届政府的主要应对思路是进行需求侧管理,通过政府扩张弥补市场需求不足。这样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成功地让中国率先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但是副作用也不小,埋下了产能过剩和地方债企业债高企的隐患。不过从刚刚公布的2013年数据来看,通过连续5年的磨合,也得益于新一届政府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并重的调控思路,中国经济正在适应7%到8%的“次高增长”这一“新常态”。【详细】
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最深刻的10个新提法
《决定》摘录: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详细】
上一条:聚焦:习总书记最受关注的10个新论断 下一条:人民日报:道路决定前途命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