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负责人 郭平、汪周华
成果简介
采用CT扫描及微观分析技术,分析塔里木大北气田泥浆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基于4块岩心系统分析,取得如下结论及认识:
1)建立了采用高能、高精度CT系统探索研究孔隙型、裂缝型大尺寸岩心(直径10cm、长度11—22cm)泥浆污染后三维空间分布特征技术,并结合电镜扫描分析了不同储层受泥浆污染伤害程度差异。
2)裂缝型储层损害比低于孔隙型储层,但气体返排时,气—固颗粒之间粘滞力小,返排效果差,导致裂缝岩心渗透率恢复率低于基质岩心。对于裂缝型储层,相同滤失压差,裂缝越宽,渗透率损害比低、恢复率高;相同级别裂缝,滤失压差越大、渗透率损害比越高、恢复率低。
3)与裂缝岩心相比,基质岩心的基质泥浆侵入深度较深,污染伤害更大。因为在基质岩心内泥浆主要通过基岩孔隙流动,而裂缝岩心内泥浆主要通过裂缝流动,基质不再是主要流动通道,故而泥浆侵入深度较基质岩心要浅。对于裂缝岩心,裂缝宽度、压差是影响泥浆侵入深度的重要因素。裂缝是泥浆主要流动通道,裂缝越大,泥浆在基质中侵入深度越浅,基质伤害程度越小;压差越大,基质泥浆侵入越深,污染越严重。
4)微观分析表明,裂缝面主要受重晶石固相颗粒伤害、基质孔隙主要受泥浆滤液中干燥后形成的盐类晶体伤害;滞留于裂缝面固相颗粒形成大范围区域性滤饼、团聚状颗粒,滞留于基质孔隙固相颗粒以孔隙表面沉淀、孔隙充填及孔吼堵塞为主。
上一条:塔里木油田深井高温高压储层非交联压裂液技术研究(第二期) 下一条: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机理及技术可行性研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