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坛-塔东古城地区中-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鹰山组碳酸盐台地类型论证、川中高磨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三、四段层序沉积与储集层分布和简阳地区须家河组致密气储层特征及甜点综合预测
2023年11月7日下午三点,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线上举办了学术交流系列讲座。此讲座由唐雨、谭磊、于童为博士分别对以下题目的内容进行汇报交流。
(1)塔东古城地区中-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鹰山组碳酸盐台地类型论证
(2)川中高磨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三、四段层序沉积与储集层分布
(3)简阳地区须家河组致密气储层特征及甜点综合预测
唐雨,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学专业,现为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博士期间参与面上基金1项、科技部国家基础重点发专项1项、青年基金1项及中石油、中石化横向课题10项。期间获学业奖学金5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篇,参加国际沉积学大会并做展板。
她汇报了塔东古城地区中-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鹰山组为塔里木盆地勘探重点层系,其前期勘探重点为缓坡模式指导下的内缓坡白云岩储层,勘探始终未获得重要突破。究其原因,存在碳酸盐岩流积相模式认识分歧。该模式支撑了研究区近10余年来的主要勘探井位部署,以蓬莱坝组-鹰三段内缓坡白云化滩为重点,共钻探了20余口井,虽在古城6、古城601等井鹰三段白云岩中获得油气流,但始终未获得重要工业突破,面临曲勘探停滞、矿区难保的不利局面。研究成果论证了蓬莱坝组-鹰山组镶边台地体系的发育,使研究区油气勘探领域由内缓坡薄云化滩向台地边缘滩转变,极大拓宽了勘探面积。
谭磊,男,中共党员,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硕博期间,以第一身份发表期刊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3篇,El论文一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加学术会议6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1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5次,主持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1项,完成油田协作项目4项。曾获留学基金委公派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联培资格及"十佳研究生学术标兵、""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他介绍了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深层一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后成为全球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油气资源丰富,作为国内重点勘探开发层系,相继发现了威远、资阳、安岳等大型气田。其中,川中安岳气田高石梯一磨溪地区(简称高磨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储集层年代古老、埋深大、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是学者们对深层一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的热点点对象。但是区内灯四段井震层序格架及储层分布规律还尚未明确,因此本次研究基于岩心、薄片、测录井及地震资料抖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高磨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四段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开展研究,并对其有利储集层发育区进行预测。研究表明:1灯影组三段+四段可识别出两个型和一个II型层序界面,据此划分为SQ3和SQ4两个三级层序,这两个层序在区内发育完整,具有良好的等时性和可追踪对比性,SQ3西厚东薄,SQ4北西厚南东薄。2SO3至SQ4经历了由混积台地到镶边台地的演变,西侧的台地镶边体系以发育台缘微生物丘和颗粒滩组合为特征,台内为多种白云岩后组成的局限台地相,且存在规模不一的局部微地貌高地,发育星罗棋布的台内丘滩体。3灯四段储集层表现出明显的相控性,纵向上主要分布于高频层序向上变浅旋回上部和三级层序高位域;平面上,台缘储集层较台内发育,高石梯台缘储集层较遂宁以西台缘发育。4通过三维地震精细刻画出灯四段3类有利储集层发育区,指出台内古地貌高地丘难相区是下一步灯四段勘探开发的首选区带。
于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地震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主要完成人身份参加科研项目3项,在《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ARBONATES AND EVAPORIT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和CSOCD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校期间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研究生组沉积相单项一等奖、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他描述了致密油气是全球一种重要非常规资源,是当今石油工业的一个新领域,是接替常规油气能源、支撑油气革命的重要力量。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平面分布非常广,气藏边界不受构造控制,凹陷区、斜坡区均存在天然气的富集。钻探结果揭示,物性差的储层中也存在天然气的富集,这种不受构造、物性控制的气藏,难以用常规的气藏成因理论解释,也与非常规深盆气藏和连续性气藏成因机制具有差异。因此,需要在分析总结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地质特征、甜点模式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与勘探方法以对此种类型的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勘探提供方法支撑,这对提高非常规油气藏勘探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次学术研讨会对于引导我们学院的学生深刻掌握学科最新进展、开阔其学术视角极为关键。此外,此会议也助于唤起学生对该领域研究的热情与创新精神,为年轻学者提供了创新的科学研究路径。
唐雨博士进行学术分享
谭磊博士进行学术分享
于童博士进行学术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