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创业创新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暨2018年度“中国双创典型”评选表彰在北京举行,扬州大学被表彰为2018年度“中国双创创新创业典型示范高校”。
这是该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收获的又一项荣誉。近两年,扬大先后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实现了这一领域国家级荣誉的“大满贯”。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助推申博sunbet现金网_菲律宾sunbet下载-【官方网站】人才培养质量的强大引擎。”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柏森说,近年来,学校从双创教育培养的“供给侧”“需求侧”双端发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全过程,努力探索“体系+机制+平台”的双创教育模式,从知识储备、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深耕细作,着力打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样板间”,让大学生真正“创”起来。
重构教学培养体系:“双创”从课堂开始出发
黄金林教授是扬大微生物学任课教师。在他看来,传统的“灌输式”课堂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求知需要,而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教学,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上课,常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让学生课前“备课”、课堂讨论、课后总结。作为“引导者”,他会及时指正学生错误,并对知识点加以延伸。同时,他还让学生以兴趣为主导,组建“本、硕、博”复合科研小组,带着他们一起做研究。
几年下来,黄金林的研究性教学结出了累累硕果。他指导的“人兽共患病与食品安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共青团中央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指导的本科生课外科技作品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先后斩获一、二等奖。
“研究性教学是我们向课堂要效率、助力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抓手。”该校教务处处长张清表示,近年来,围绕学生双创教育,学校有针对性地深化教学改革: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创建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实验班、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施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和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一项项深涉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相继出炉,有力推动了全校的双创教育。
“这几年,我们一直专注于双创知识培养体系的改革升级。”扬大副校长俞洪亮说,目前,学校已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7门,首批建设3门“团队+教材+慕课”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识共享课程,编写出版创新创业教育教材12本,重点打造了5个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探索双创教育机制:把创新的“火花”点得更亮
“双创教育关键在于播撒创新种子,而不是制造流水线的产品”。知识的学习是基础,但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创新思维如何培养?问题意识怎样养成?创业的品格来自哪里?传统的教育方式已远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每年暑期,该校体育学院团委书记陈志艳都特别忙碌,因为她是学院的创新创业导师。假期,不仅是各种体育运动培训的旺季,也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活跃期”。几年来,她先后指导30多名学生成功创业。
该院2011届毕业生王士元在大二暑假时,对可拆装游泳池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而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当时,这还是一个市场盲点,更谈不上借鉴和学习成功经验。
在陈志艳指导下,王士元与创业伙伴开始了零起点创业:从用纸折叠模型进行几百次实验,到自主研发的拆装一体化游泳池获国家专利;从对创业一无所知,到荣获全省优秀创业项目“最佳创业项目”、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从市场调研,到创立扬州树缘运动场馆管理有限公司。如今,王士元的公司业务覆盖10多个省份,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
“大学生思维活跃,不乏创意的火花,关键是怎样变成现实,让火花点得更亮。”该校学生工作处处长林刚介绍,从2008年被确定为江苏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以来,学校从“需求侧”布局,积极探索双创教育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充分整合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资源,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重从思维、品格、知识、实践等方面对学生加强教育。此外,该校不仅组建了一支近百名的双创导师队伍,还聘请了600余名企业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人、校友企业家,担任兼职创新创业导师,有力推动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如今,在扬大校园里,各类创新活动蔚然成风。2015年以来,学校共立项省级以上大创项目190项,校级科创项目2177项。30多个学生双创社团常年活跃,每年有近5000名本科生参与国家、省和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搭建联动实践平台:实现从“0”到“1”的转变
在双创人才成长的过程中,如何破除从创意想法到变成现实的“最后一公里”现象?归根结底在于实践。为学生搭建好实践平台,让教育、实践、孵化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实现从“0”到“1”的转变,更能让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根植在学生心中。
在扬大物理学院,有个名叫“601”的工作室,聚集了一批脑洞大开的“创客”。成立3年来,“601”先后有近百名学生加入,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先后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17项,其中包括2014年第十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全国特等奖。此外,“601”还获得了6种实用新型专利和10项软件著作权。
“成立这个工作室,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他们搭建一个实践平台。”谈及创办初衷,指导老师陈磊说,“现在看来,‘601’工作室的确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也强化了他们电子实验的基本技能,将书本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这是扬大创始人、近代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近年来,该校积极发掘各方资源,为学生搭建“学校+地方+企业”的联动实践平台:依托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苗圃、地方科技园、软件园、产业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投入30万元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实验室,面向所有学生开放校内工程中心、测试中心、实验室、图书室和资料室,打造开放的实验平台;组建各类产学研联合体,与企事业单位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400个。
同时,该校不断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每年立项国家、省和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践项目1100项左右,每年投入经费250万元左右,每年有近5000名本科生参与。
近年来,学校在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上屡获佳绩。连续四年捧得全国“挑战杯”竞赛“优胜杯”,连续四年入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015年以来共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818项、省级340项,受表彰的优秀创新创业学生1300余人次。(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李大林 通讯员 张继华 吴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