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 |正文

研究生培养

材料化学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31日    作者:    编辑:彭巧丽    审核:武元鹏    点击:[]

材料化学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领域代码:0817Z1

本学科源于1958年学校创建时设立的石油钻井和矿场机械专业。2003年申博sunbet现金网_菲律宾sunbet下载-【官方网站】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下,设立油气田材料与应用博士点,2011年设立材料化学工程博士点。2017年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群,2022年再次入选。材料化学工程是一门将材料学科与化学工程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以材料和化学工程为基础和手段,面向新能源材料、油气田材料等相关材料制备及应用的新兴学科。现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53人次。本学科已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崇尚科学、身心健康,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材料化学工程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较为全面地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熟练掌握并运用本学科的先进实验研究方法、测试评价技术、理论分析方法和计算工具;具备利用化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材料制备和加工过程、依托新材料发展化工单元过程与反应技术,解决材料的“组分-工艺-结构-性能”关系的科研能力;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在科学问题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新性工作;能够胜任高等院校、设计院所、企业和其它单位的教学、科研、设计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方向

本学科聚焦油气田材料及工程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研究,注重材料学科与新能源、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工程等学科交叉,在油气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领域形成鲜明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1.材料学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及结构、合成制备及加工工艺与性能及使役特性之间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备、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方向主要聚焦天然(页岩)气开发工程材料的研究。围绕四川天然气气藏富含酸性气体(H2SCO2)的特点及页岩气向3500米以深开发的需求,针对极端环境(高温、高压、高腐蚀)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及组织失效问题,开展天然(页岩)气开发用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的设计、制备、应用、失效与防护研究。特色研究内容为:(1)高强度耐蚀合金材料;(2)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3)硅酸盐固井材料等。

2.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重点基于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材料科学的前沿研究与发展动态,利用先进的理论研究、分析与设计方法和技术,以及高水平的实验平台、装备和工艺,进行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探索。本方向主要聚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围绕国家能源发展趋势和四川清洁能源战略布局,针对太阳能转化效率低、氢能制备与储运成本高、储能电池安全等问题,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开展新能源高效转化、存储与安全应用过程关键材料的研发。特色研究内容为:(1)高转化效率太阳能电池及材料;(2)光电制氢及化合物储氢材料;(3)高安全性化学储能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等。

3.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是研究控制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将材料加工成能够满足使用功能和服役寿命预期要求的各种零部件及成品的应用技术的学科。本方向主要聚焦金属与高分子材料的加工研究。针对石油天然气及新能源等领域的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加工问题,主要开展材料加工新方法、加工过程的工艺优化及智能化控制、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的应力与变形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加工过程结构演化及调控、材料的表面改性等理论和应用研究,具有明显的能源特色优势。特色研究内容为:(1) 油气田复杂环境下金属材料的加工;(2)油气田复杂环境下高分子材料加工;(3)油气田材料加工新理论与新方法。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的材料,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制备、结构、性能、成型、服役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为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制造、使用及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高分子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本方向主要聚焦油气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围绕老油田高效再开发和深层油气安全开发的需求,针对高温、高压、高盐、高硫等工况环境下,开发效率低、难度大等问题,开展特殊工况条件下,油气田开发用特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评价和工程应用研究。特色研究内容为:(1)油气开采用高分子材料;(2)油气田复杂环境下高分子复合材料;(3)油气田智能高分子材料等。

5.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在材料基础上,按照学科内在联系自然延伸,突出与资源、环境、经济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构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体系。本方向主要聚焦油气生态环境材料的研究。围绕油气资源清洁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针对油气资源开采、输运和使用中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从资源循环的角度,通过多学科交叉开展油气生态环境材料的制备、评价和工程应用研究。特色研究内容为:(1)酸性气藏及伴生气(CH4CO2H2S)高附加值利用;(2)固体危废物回收再利用和含油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3)化工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等。

三、基本要求

1.获取本学科博士学位的基本知识及结构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

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构建研究本学科科学问题的基石。

2)专业知识要求

系统深入掌握材料化学工程学科通用的专业知识,以及所属学科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形成本学科博士生的核心知识体系。

3)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要求

全面掌握材料化学工程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实验技能、仪器设备、分析测试手段和数据计算处理技术,获得开展高质量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4)学科交叉要求

有针对性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交叉知识,主动拓展知识面,同时适当加强与石油化工、新能源、环境工程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应用。

5)外语要求

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文献阅读、论文写作以及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

2.获取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系统研究本学科科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手段,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的素养,作出创造性的成果;深入理解专业发展特点、熟知专业内涵,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科学规律;熟知并尊重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2)学术道德

学术活动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符合社会准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正确对待学术名利,不得将他人成果充作自己的成果;抵制一切学术不端行为;正确处理合作研究成果;对自己和他人成果进行评述时要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重视保密工作,维护国家安全。

3.获取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不仅具有坚实宽广的知识,还应具有跟踪本学科前沿动态的能力,通过课堂学习、查阅文献、设计实验、交流合作等方式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将新理论和新方法与自身研究结合,具有知识更新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2)学术鉴别能力

利用各种方法获取现有研究成果,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寻找本学科中应该研究的关键问题,设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利用正确的研究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对于已有成果既要尊重,又要敢于质疑,客观公正地看待已有成果的不足并进行修正。

3)科学研究能力

具备独立从事利用化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材料制备和加工过程、依托新材料发展化工单元过程与反应技术,解决材料的“组分-工艺-结构-性能”关系的科研能力。针对研究现状和本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严谨的实验和科学的方法,获取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能将成果公开发表。

4)学术创新能力

能够根据本学科特点提出新的理论,完善已有理论,或建立新的科学研究方法,或修正已有模型、建立新的模型,或研发新型材料,或发展材料的新应用领域。

5)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能力是博士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博士期间应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调研、发表学术论文。具备熟练进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的能力。

4.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选题和文献综述的要求

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学科发展需求,结合个人学术兴趣,选择针对本学科的某一具体研究方向,提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意义的课题,并体现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先进性,能开展充实的科研工作量。

为培养博士生获取知识和学术鉴别能力,保证选题具有前沿性和开创性,博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前,须撰写2万字以上的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包括主要理论、方法、成果、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论文)、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参考文献不少于100篇,其中英文文献占75%以上。

2)论文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7713.1-2006)的规定。学位论文应阐述课题的选题意义、学科发展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本人的贡献;应对采用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测试条件等予以说明;对材料的状态、成分和质量等级予以注明,对化学物质的分子式与分子结构予以表述;列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必要的原始数据和引用文献,数据处理准确;列出必要的图表,图表的标题中英文对照,并对图表进行分析说明;应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避免简单罗列,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提出进一步看法和建议;引用他人著述要标注;论文表达简练、通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图表规范、概念清楚、论据充分。

3)论文成果创新性要求

论文应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科学价值,应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获得博士学位前,需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或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反映本论文成果的学术论文,并被SCI数据库检索收录。

四、学制与培养方式

1.学制

材料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业年限最长不得超过8年。

2.培养方式

1)通过课程学习、专题讲座、社会实践、课外专题活动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思想政治、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根据本专业培养计划,集中完成基础理论和专业课课程学习,修满相应学分,获取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3)通过文献阅读、学术报告、科研实践、学术会议等多种途径拓展专业的国际视野,洞察专业发展前沿,扩大知识面。

4)导师是学生的第一负责人。在本培养方案基础上,研究生与导师协商共同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共性与个性的兼容培养。必要时可设立副导师,鼓励组建学术指导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鼓励交叉学科培养,必要时可从相关学科聘请导师共同指导。

5)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术兴趣,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科学问题的发现与研究,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其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或探索与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6)导师督促学生完成课程学习,指导学生完成博士论文的选题、文献查阅、开题答辩、中期考核、论文撰写和学位论文答辩,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对不合格学生根据学籍管理文件进行中期分流和淘汰。

五、培养环节

1.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根据材料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及材料行业人才需求变化,加大课程的教学训练强度,并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强化博士研究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加强方法论学习和训练,着力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结合课程教学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2.实践环节

在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环节上,以学术交流为主,积极营造创新、合作和竞争的环境氛围,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会上报告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实践基地的作用,践行知行合一,将课内实验、课外科技创新、企业实训、科学研究贯穿整个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组织能力。

3.学位论文

1)开题论证

据学校对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撰写符合规范的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重点体现开题的科学问题提出、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创新思路及新颖性。开题报告要对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进行详细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开题答辩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答辩通过者可进入论文研究阶段,答辩未通过者将于3个月后进行第二次开题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照学籍管理文件进行中期分流和淘汰。

2)中期检查

 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博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以后进行,一般应在第五学期末之前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工作主要检查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目前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成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等。学院成立论文中期检查小组,博士研究生向评审小组汇报论文工作,评审小组给出评审意见。评审小组对完成工作量较少,阶段成果较少的要督促其加快工作进度;对存在问题较严重的(如论文选题不适当,或工作进行中遇到很大困难者)应要求其导师及早调整方案,做出适当处理;对确需延期推迟答辩的应尽早提出申请。申博sunbet现金网_菲律宾sunbet下载-【官方网站】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程序和基本要求,按照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3)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符合《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1-2006)的规定,并应在理论分析、测试技术、数据处理、仪器设备和工艺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性,需体现培养方案中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论文的工作量。答辩通过者可进入建议授予学位环节,答辩未通过者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照学籍管理文件进行淘汰处理。

4.分流考核

中期考核分流具体按《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西南石大研【201411号)执行。

六、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材料化学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5学分,详见课程设置一览表。同时需完成“文献阅读与研讨”、“科研实践”、“学术报告”等必修环节,达到相关的训练要求,该项不计入学分。

1.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必修课(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专业基础课程

数理基础课(2学分):包括数理基础知识类课程,详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专业核心课(≥3学分):核心课程为《高等传递过程》,反映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传递过程原理和化学反应工程的核心理论体系

3.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4学分):构成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的专业知识结构。

跨专业选修课(≥1学分):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跨学科课程学习,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公共选修课(≥3学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博士英语,另理工科研究生须选修不少于1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人文素养类、经管类、法学类、体育类课程)。

七、学位标准与学位授予

1.博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可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要求达到《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基本要求》(新材院研[2021]12号),经学院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博士学位。其他规定详见《西南石油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西南石大[2016]8号)等文件。

八、方案使用

本方案自202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修(制)订时间: 2022


课程设置及培养环节一览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必修课

B11111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必修

2学分)

专业

基础课

数理

基础课

B1111106

现代数学方法及应用

36

2

 

选修一门

≥2学分,硕士和本科阶段学过的课程不能选)

S2222202

数值分析

36

2

 

S2222203

数学物理方程

36

2

 

S2222204

应用统计

36

2

 

S2222205

矩阵理论

36

2

 

S2222206

应用泛函分析

36

2

 

S2222207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36

2

 

S2222208

模糊数学

36

2

 

Z3333201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54

3

 

专业

核心课

B0817301

高等传递过程

48

3

 

必选

选修课

 

专业

选修课

B0817408

材料化学工程选论及前沿知识

32

2

 

选修两门

≥4学分

B0817409

材料制备新技术

32

2

 

B0817410-1

先进能源材料选论

32

2

 

跨专业

选修课

 

选修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专业选修课程1

 

 

 

 

选修一门

≥1学分)

公共

选修课

B1111103

博士英语

36

2

 

必选

B11111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8

1

 

选修1

≥1学分)

 

选择全校人文素养类、经管类、法学类、体育类课程1

 

 

 

 

实践环节

 

文献阅读与研讨、学术报告

 

 

 

 

 

 

科研实践

 

 

 

 

 

 

上一条:材料化学工程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关闭

版权所有 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学院地址:申博sunbet现金网_菲律宾sunbet下载-【官方网站】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 联系电话:028-83037406 邮编:610500